新功能!ChatGPT Pulse:讓 AI 主動服務你的日常

ChatGPT Pulse 是 OpenAI 為 ChatGPT 引入的一項新功能,旨在讓 AI 不只是被動答題,而是主動代你「做研究、整理資訊、推送更新」。透過每日個人化卡片、記憶與連接應用程式,Pulse 希望在你不需要提出問題時,也能提供有價值的洞察與提醒。本文將從功能、運作原理、使用者體驗與侷限等面向,分析 ChatGPT Pulse 的創新與挑戰。

ChatGPT Pulse 是什麼?

ChatGPT Pulse 是一項正在預覽階段的功能,目前向 ChatGPT Pro 用戶在手機端推出。它的目標,是讓 ChatGPT 不僅回應你的提問,而能 主動「做功課」,每天向你推送精選資訊與建議。

Pulse 的核心在於結合三個來源:

  1. 使用者的 對話歷史與記憶
  2. 使用者主動回饋與偏好設定
  3. 外部連接的應用程式(如日曆、Gmail)

藉此,Pulse 每晚自動進行資訊整合與篩選,並在隔天早上以圖文卡片的方式展示給用戶。

ChatGPT Pulse 功能與運作方式

主動研究與每日卡片

圖片來源:ChatGPT

Pulse 在夜間會根據你過去的聊天主題、興趣與回饋,主動進行研究、整理資訊。隔天早上,用戶就能看到一系列「今日 Pulse」卡片,卡片可能涉及:

  • 跟進你曾聊過的主題(如某個專案、議題)
  • 當地活動或旅遊建議
  • 餐飲或生活小技巧
  • 與日曆、Gmail 整合後推送與行程或郵件相關的建議

用戶可以點開卡片查看詳細內容、進一步詢問或將其儲存為聊天記錄。

訂製你的資訊流

Pulse 並不是完全自動生成內容,而是 可被使用者引導與調整 的。你可以告訴 ChatGPT 希望未來看到什麼主題,或在哪些領域做「忽略」設定。此外,每張卡片旁也有「👍/👎」反饋機制,這會影響 Pulse 未來的呈現方向。

舉例來說,當你要旅行時,可以讓 Pulse 聚焦「旅遊」類型;若你對某些主題不感興趣,也能用降重(opt-out)處理。

與應用程式整合

為了讓推送內容更具上下文意義,Pulse 支援與 Gmail、Google 日曆等應用程式連結(不過一開始默認為關閉,需要用戶手動開啟)。

舉例來說:

  • 若日曆中有會議,Pulse 可能在會議前推送提醒或會議議程草稿
  • 有即將到來的旅行行程時,Pulse 可能推薦目的地餐廳或行程安排
  • 連結 Gmail 後,Pulse 可根據郵件內容自動提供摘要或回覆建議

當然,這些連接功能是可選的,用戶可根據個人隱私或安全考量自行開/關。

使用者觀察、限制與未來展望

來自 ChatGPT Lab 的早期使用者心得

圖片來源:ChatGPT

OpenAI 在 ChatGPT Lab 與大學生合作收集回饋。許多學生表示,當他們清楚告訴 Pulse 想看到什麼主題時,Pulse 推出的資訊能「往前一步」,展示出原本沒想到但有價值的訊息。

有一位學生說:

“Pulse 根據我昨天的對話做延伸研究,提供了很多我自己也沒想到的火車時間與通勤安排。”

這說明讓 AI 主動的設計,比單純被動回答更能在日常中發揮價值 — 前提是使用者願意花一些時間去設定偏好與給予回饋。

目前的侷限與風險

Pulse 雖有潛力,但目前仍在預覽階段,有幾個明顯限制:

  • 準確性不保證:Pulse 自動推送的建議可能不完全符合實際情況,或與用戶已完成的事項重複。
  • 隱私與數據安全疑慮:把 Gmail、日曆與聊天記錄接入 AI,必須謹慎控制資料使用權限與存取範圍。
  • 初期覆蓋範圍有限:目前僅在 ChatGPT Pro 的手機端提供預覽體驗,尚未廣泛向所有用戶開放。
  • 過度推送風險:若 AI 太常或太雜地推送資訊,可能造成使用者疲勞或忽略(notification overload)。

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Pulse 僅是讓 ChatGPT 更具主動性的第一步。未來可以預期的發展包括:

  • 支援更多應用整合(如筆記應用、工時工具、健康 app)
  • 在日中(不是只有早上)適時推送建議、提醒、資源
  • 擴展至多平台(桌機、Web 端)使用
  • 更智能地判斷「何時推送」與「推送什麼」以降低干擾性
  • 漸進由主動建議,轉向能代你執行操作(草稿撰寫、日程安排、任務提醒等)

從一開始只能回答問題,到現在有能力「預先做功課」、主動推薦有用資訊,ChatGPT Pulse 展現了 AI 助手化的進一步演進。對使用者而言,它若運作良好,可以節省資訊搜尋的時間、幫助日常決策;對 OpenAI 而言,它也代表了讓 AI 更貼近人類生活節奏的方向。

當然,Pulse 要真正成熟,還需克服準確性、隱私與推送策略等挑戰。但若這條路能往前走下去,未來的 ChatGPT 或許不再只是「你問它答」的工具,而是「默默幫你前進」的智慧夥伴。

資料來源:Introducing ChatGPT Pulse

喜歡這篇文章嗎?

目錄

其他相關文章

學無止盡!再來看看其他教學文章吧!

Google 於 2025 年推出的 Gemini 2.5 Flash Image(Nano Banana) 不僅展現了全新的圖像生成能力,更憑藉其 多圖融合、角色一致性、自然語言理解 等優勢,迅速成為社群熱門話題。本文將整合官方介紹、實際應用案例與專業觀點,帶你全面認識 Nano Banana 的特色、開啟方式,以及更多實際應用案例與對應 Prompt,並探討它在創作者與產業上的潛在影響。
n8n 是一款強大的開源工作流程自動化(workflow automation)平台。它以「自訂節點」和「自由部署」為核心特色,讓使用者可以透過直覺的視覺化介面或少量程式碼來串連各種應用程式、資料庫與 AI 模型。本文將以一般讀者能理解的方式,解析 n8n 的功能與優勢,介紹它的架構、特色以及適用情境,並透過實際範例說明如何運用 n8n 讓生活與工作更有效率。
OpenAI 在 2025 年 8 月 7 日正式推出了 GPT‑5,這是自 GPT‑4o 之後又一代具有重大突破的巨型語言模型。它在邏輯推理、編碼協助、多模態輸入以及安全性方面都有顯著提升,並透過統一的系統架構將多個子模型整合在一起。